close

隨著Sony 3D TV的上市腳步,近來Sony一口氣推出了幾款號稱可以支援3D的數位相機如DSC-WX5DSC-TX9Alpha33/55NEX-3/5(需要更新Firmware)、…等。最近我有機會實際使用了其中一款DSC-WX5(如下圖),主要是因為它的光學防手震技術使用了陀螺儀感測器(Gyro Sensor) 與光學影像穩定技術(Optical Image Stabilizer),在進行「3D全景攝影」、「多角度全景攝影」與高速連拍時,可以有效地控制並維持影像的水平穩定度,不因擺動相機而模糊影像或造成影像太大的高低起伏。茲就其有關「3D功能」部份,介紹一下它的幾個玩法。


其實Sony這款數位相機,嚴格講起來算不上是什麼「3D相機」(噱頭重於實際,因為它只有一個鏡頭,只能拍攝「靜態」景物,無法一次同時記錄左、右眼兩個影像),主要是它支援了「3D全景攝影」(3D Sweep Panorama)與「多角度全景攝影」(Sweep Multi Angle)。要拍攝這種「3D全景攝影」與「多角度全景攝影」,必須要依照相機畫面顯示的箭頭指示,手持相機由左向右(如下圖)或由右向左,沿著以手肘為半徑的弧形路徑,保持穩定水平移動來拍攝。這種以一個鏡頭「平行位移」拍攝的方式,其實就像是以兩台相機「平行」拍攝的方式是一樣的。它是以一個鏡頭「平行位移」的方式來產生3D物件的「光角」,進而達到拍攝3D立體影像的目的。要玩這款Sony 3D相機之前,我們必須先要了解它的基本工作原理,然後才能玩得盡興。
 


3D全景攝影
「全景攝影」功能在許多Sony其他款式的相機都有支援,只不過這裡多了一個「3D」罷了!說穿了也不是什麼新鮮的功能。這可能是因為Sony 3D TV上市在即,一個最快又省成本的變通方法,就是將原來支援「全景攝影」功能稍做改變,以「位移錯格」的方式來產生第二個視角影像的權宜之計。

其「3D全景攝影」共有三種模式:「16:9(只能橫拍)、「Standard(橫拍或直拍)與「Wide(橫拍或直拍),以我實際使用目測的結果,大致上可以得到以下的數據。


 
茲舉其中一例(相機橫拍、「Standard」模式),依我推測其處理過程應該是這樣:當我們按住快門,將相機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依相機畫面顯示的箭頭水平移動,相機是先以高速連拍方式擷取高達100張影像(其最大有效拍攝角度約為180),然後相機內的影像處理器(BIONZ)會將所擷取的影像,依據相鄰影像間之「視差」(相鄰影像間位移所產生的「光角」平均約為1.8 = 180/100),每間隔N (N<=3或「光角」<=5.4)張影像篩撿出兩組視角(代表左、右眼)影像,下表係以N=3(「光角」約為5.4)來推演Sony WX5可能選取左、右眼兩組影像的方式。

最後,其影像處理器(BIONZ)會再將此兩組各自「連接」(Stitch)成一長串影像並存成MPO(Multi-Picture Format)影像格式。這種MPO影像格式也同樣使用於FujifilmW1W33D相機,它是由CIPA (Camera & Imaging Products Association)20092月所制訂的一種多影像格式,我們可以使用一款StereoPhoto Maker 的免費軟體(Freeware)MPO格式的影像解讀出來,再合成一個3D影像格式 (Side-by-SideTop-Bottom),然後以其他的3D顯示器來觀賞即可。

如果您已有3D Ready TV (我已測試過SonyPanasonicSamsungLG3D TV,它們皆可以支援這款相機),則您可以直接由相機的HDMI接頭(HDMI Type C)透過HDMI線連接至3D TVHDMI接口,在3D模式下,相機會將MPO影像讀取後,再輸出其左、右影像至3D TV以顯示出3D效果。

多角度全景攝影
這是針對某一靜態主體景物所提供的一種3D拍攝方式,它是以類似「3D全景攝影」的方式將相機鏡頭由左向右保持穩定水平移動來拍攝(被拍攝主體景物置於中央),其拍攝範圍約為90(如下圖示)

 

 

 

簡單地說,這種所謂的「多角度全景攝影」,其實就是「由左向右延弧形路徑水平移動90度的高速連拍」。拍攝時,最好安排有前、中、後三景的3D場景構圖,這樣拍出來的3D效果最佳。當拍攝完成時,相機內部的影像處理器(BIONZ)會將所拍攝的影像處理成15張模擬「聚焦」(Convergent)拍攝的影像,並儲存成MPO格式影像,再透過相機的左右傾斜擺動,即可以直接在相機的顯示幕上看到各種視角影像;也可以將相機透過HDMI連接至相容的3D TV上來觀賞。

不過,這種「多角度全景攝影」僅能拍攝一組1920x10803D影像,它事實上是針對需要「多視角3D影像」應用所特別開發的。如果您有「裸眼3D立體顯示器」或是要製作光柵3D立體影像的話,則這個功能會是一個很實用的「多視角」取像工具。雖然其處理完成的15張「多視角」影像尚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例如拍攝近物時,影像變形相當嚴重),但這已經是「傻瓜型」、全自動化(不需要再進行任何視差校調工作)、拍攝「多視角3D影像」最簡單且方便的工具了!這是Sony為了要降低一般人製作「多視角3D影像」的高門檻,所特別想出來的新點子,利用一般人皆可以容易上手的「3D全景攝影」方式來進行拍攝高難度的「多視角3D影像」,確實是相當用心!

應用時,您可以搭配使用StereoPhoto Maker 的免費軟體(Freeware)將儲存於MPO格式的15張影像解讀出來,再使用您的「裸眼3D立體顯示器」(或是光柵影像)合圖軟體,選取所需要的「多視角影像」張數將它們合成一張3D立體影像即可。

高速連拍
我把這個「高速連拍」視為全手動之「多視角3D影像」的取像功能;當Sony提供了一個很方便、但不算完美的「多角度全景攝影」工具給一般人使用時,卻也不忘留一個「後門」給有經驗且專精3D攝影的人可以製作高品質「多視角3D影像」的機會(Sony的原意應該不是這樣)。如果您對前面的「多角度全景攝影」所製作出來的3D立體影像不甚滿意的話,那麼請來試試這個「高速連拍」!

過去我也曾使用過其它廠牌相機(Sanyo MZ3Fujifilm S8000fd)以連拍方式來製作「多視角3D影像」,但都不如Sony這款相機的特異功能:(1)高度穩定性的水平移動:因為內建有陀螺儀感測器與光學影像穩定技術(Optical Image Stabilizer)雙重防手震,而不至於拍出模糊與高低落差太大的影像。(2)抑雜訊能力很強:由於連拍無法使用閃光燈,所以常會使用高ISO值;即使在ISO 800時,尚無明顯雜點。(3)可以預覽拍攝結果:拍攝完成的「多視角影像」,可以左右傾斜相機來觀測看各種視角影像的變換以確保拍攝品質。(4)10 FPS之高解析度Full HD(1920x10280)影像:對於需要9個視角且「16:9」寬螢幕顯示的「裸眼3D立體顯示器」而言,是絕佳組合。(5)大光圈且24mm鏡頭:以最接近人眼的焦長鏡頭與F2.4大光圈來拍攝,3D影像品質與效果最好。Sony這款相機真正吸引我的,正是這些特異功能!

要進行這種拍攝多視角3D影像的「高速連拍」,您必須要有基本的3D認知如視差、光角、立體距離、…等(若有不了解者,請詳閱本部落格前面相關文章);換句話說,您必須先熟悉3D立體影像的拍攝原理,再來學以致用,才能以一台相機來模擬數台相機的拍攝,這是較為高段的徒手3D攝影技法。拍攝前,您必須先選擇相機的「拍攝模式」(一般我是選擇「智慧型自動調整」模式)後,再啟動「高速連拍」(Burst)的功能。

使用「高速連拍」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1.       「立體距離」不宜太大,否則相機在移動時容易產生加速度,而造成「光角」不均勻。

 

2.       拍攝時,雙手握緊相機不動,按住快門,約1秒時間內,保持相機鏡頭對準目標物,以身體水平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移動約(前景距離/10)的「立體距離」(亦即完全如本部落格所介紹「3D立體攝影的「立體距離」設定來拍攝)

 

3.       如果有需要,可以再進行ZPS (Zero Plane Shift)的後製處理,以調整最佳的3D構圖。


其實,Sony一系列有支援10 FPS(Frame Per Second)「高速連拍」的相機,基本上都可以拿來進行多視角3D影像的拍攝,不過最好還是選擇這種可以左右傾斜相機來觀賞看各種視角影像的款式,因為可以馬上檢驗拍攝效果。以下是我拍攝的一個參考範例(尚未進行任何後製處理)

WX5_Snowmans.gif


結語:
Sony這款相機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極速」-- 開機快、高速自動對焦、高速連拍、高效率影像處理
我給它的評語是:短、小、精、幹。是一款難得一見的拍攝「多視角3D影像」利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